競賽經驗分享 TO嘉女學妹

Posted on |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 6 Comments

這是寄給啟秀老師的競賽心得,有點冗長,四千多字吧(驚)
是以對學妹說的口吻寫的,有點炫耀(轉頭)有點老氣橫秋(嘆)

  我是惠軒,嘉義女中99級15班畢業生,我想分享的是我高三一整年的精采生活。


  升上高三的暑假,首先是成功大學高中生理化資優人才培育計畫的一個禮拜暑訓,結業典禮後,我就正式從物理組畢業了。接到畢業證書的那一刻是五味雜陳的,高資班物理組給了我很多的快樂回憶,然而這一年半以來從努力就可以達成的目標,直到越來越深的挫敗感,那股對物理的狂熱已經漸漸遠離我了……

  高二的我因為學姊放棄了學科能力競賽的選手資格,我意外的補進了物理科的參賽名單,所以我對於學科能力競賽有了粗淺的認識。高二上了世瑛老師的課,每一次讓大家哀哀叫的課前小考反而激起了我一定要把生物念好的鬥志!這麼說似乎有點官腔,但為了拯救我一開始慘不忍睹的小考成績,我開始每天撥10~30分鐘的時間把課本念熟,加上本來就有做筆記的習慣,我對生物科的掌握度漸入佳境,也在這時候我認真思考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念醫學!我不是個甘於平淡的人,如果我的高中生活都沒有太燦爛的回憶是說不過去的。帶著高中生特有的熱血,在那場物理狂熱的大夢結束之後,我決定拚生物科。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個莽撞的決定,畢竟生物要念的東西太多,而升上高三、即將被參考書模擬考淹沒的我竟然決定開始念Campbell,而且是在高二以前除了課本之外沒念過其他生物書籍的人!

  那時候的我並沒有想這麼多,爸媽也不知道這問題的嚴重性,只想說女兒想多念一點書這樣很好,於是就放心的把信用卡借給我訂購了這一套磚塊。抱著這分為上下冊的沉甸甸重量,彷彿押下了賭盤,我要賭下我可以走到最後一關!這當然是甚麼都不懂的時候會說的大話,真正念了之後才知道困難。54個章節,起先我要求自己要每天念一章,一開始的細胞生化部分還算可以應付,接著到了遺傳和分生,課堂上淺簡的介紹根本就行不通了。這時候就很慶幸自己高二全心全意關注學業,因為此時的我唸書的時間一半以上都讓生物學填滿!高中生最重要的一個暑假過去,Campbell念了一半多一些,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校內學科報了兩年數學物理的我填上了生物科。生吞活剝不怕噎死的狂趕速度之下,我終於趕在校內學科比賽前把Campbell唸完了,現在回想起「念完」不禁汗顏,那時候的孰悉度幾乎只是50%,唯一可以感到驕傲的是超乎常人的衝勁和熱愛!世瑛老師的考卷很紮實的檢視了實驗寫作的能力,緊張刺激的跑台考驗了直覺和反應速度,伴隨著老師在自修課改考卷時令人心驚膽跳的嘖嘖聲,我成為學科能力競賽生物科的選手了!當下很驚喜很開心,比別人起步都晚的我燃起一股熊熊的鬥志,我一定要拚出一個耀眼的成績!

  老師那時的話言猶在耳,「學業重要,都已經高三了」然而我是聽不進去的。除了每天早自修固定到實驗室看永久玻片、練習切片之外,我自行安排了幾乎與課業1:1的生物學研讀,重閱Campbell、科普書籍、科學人、科學月刊、還有很多圖書館內近幾年可能只被我翻過的書,我在浩瀚的書海裡面游,過著為了與課業平衡、爆肝熬夜的生活,但能夠全心投入自己喜歡、想做的事情真的是一件很快樂很幸福的事。

  彰雲嘉區複賽對我意外的順利,早上三堂實驗加上一堂筆試,我以總排名第1的成績入選了下午的口試,事後覺得是98年的題目偏易救了對實驗關注很少的我……但口試是真的沒練過,七位教授分坐在一間實驗室的各處,每位學生有五分鐘的時間讓每位教授問答,響鈴之後繼續前往下一位教授提問!問的題目包羅萬象,包括早上實作考試巡堂時教授對每一位學生的觀察紀錄,課本知識的意見闡述,科學新知的follow程度(這時候就由衷的感謝科學人與科學月刊!),想像力發揮(如果長毛象復活?),時事題(基改作物、複製動物),還有對於生物學非常重要的觀察能力(介紹校園植物),當然教授人都很好,還會摻雜一點閒聊安撫學生的緊張情緒!九位考生在同一間實驗室跑過一輪,其實其他人的動作和聲音都會相互影響,看到其他人比手畫腳、口若懸河我非常緊張!好險最後得到第3,取得了全國決賽的資格。

  在全國賽準備過程中,學測倒數天數越來越少了,也在這時候我開始接觸了奧林匹亞的選拔資訊。做過歷屆全國決賽的考古題之後,發現許多筆試題目來自生奧的改編,進階的知識很有趣!為了更熟悉這些命題走向,我也開始練習生奧的考古題:《初探生奧》和《再探生奧》,國手們的念書心得還有解題給了我很大的激勵和幫助。

  全國賽,很不幸的我並沒有好好演出。第一天上午的筆試還很OK(其實也是因為我念理論的部分最多),然後下午的實驗考試我是第一次碰到這種大陣仗:整個塑膠籃的題目加上厚厚一疊試卷,三個小時的時間自由分配。當下真有點慌了手腳,還有對生態題的不熟悉導致說不出一些像樣的申論,結束鈴響的時候我非常沮喪……
  然而全國賽那天晚上是我競賽之路上的奇妙轉折,認識了其他選手,同樣都是課業競賽兩頭燒的高三生!話匣子一開,從競賽聊到課業聊到生活,對於有同樣興趣的我們是非常難得的緣分!記得在學校裡沒有人可以跟我討論這些,一直到夜深,隔天還有口試的我們才各自回房。

  口試我自認應對的還可以,然而實驗比重太大,我還是落榜了。和一群新朋友搭上火車回程,一樣是笑笑鬧鬧的,但當他們陸陸續續下了車,我和老師接通電話的時候,我忍不住哽咽了……好疲倦真的,已經12月中了,距離學測剩不到50天,我拚了命的努力了5個月,算不算浪費?

  全國賽同一週的週末,我按照原定計畫到雄中考生奧初選,都已經走到這裡了,或許初選就是一個結束了吧我想,接下來就要好好拚學測了。考試前又和全國賽的朋友們相遇,互相打氣了一番。1月初某個念書念到昏昏欲睡的晚上,忽然接到簡訊:初選過了!複賽加油吧……當下我想要尖叫!而隔天到學校看到初選全國排名:13,彷彿不是真的……這一刻我想要繼續走下去,我賭上的。

  學妹曾經來問過我學測如何準備,說真的我很心虛.....我學測並沒有考好,爸媽及很多老師都歸咎於我太投入競賽的關係,競賽課業1:1的準備方式真的不能給學妹做為參考。學測完其實我已經有不妙的預感,然而學測之後一個禮拜就是生奧複賽,終於又可以回到最喜歡的生物了我很開心!那一個禮拜用狂風捲落葉的速度K完了兩本精裝的動物學。

  我和一群台南一中、女中的同學們一起抵達南區的考場:中山大學,在火車上討論考古題,好像重回全國賽那一夜,明明一些人是剛認識的卻好像很熟一樣!競賽真是可怕?!考完其實大家臉色都不好看,原本的談笑忽然有些沉重了…..「要拚最後一關,指考了…..」他們這麼說。比起他們,為了擠進選拔營的窄門,從高一二就開始苦讀Campbell也是有的,而我義無反顧地往前直衝,走到這一步,只剩指考了……很惆悵的感覺。

  學測放榜,哭完了之後很快就冷靜面對指考的我,同樣是一封簡訊:選拔營見了!是壓線的分數。看著指考倒數計時,我想要拚國手嗎?還太遠。選拔營回來的話,距離指考就只剩60天了!記得那幾天爸媽拜託老師說服我別去了,然而我甚麼也聽不進去……再怎麼說這都是我最初賭上的,我要前往那個國手們津津樂道,而過去的我視為遙不可及的聖殿:奧林匹亞國內選拔營。

  放榜到選拔營的一個半月,我過得很充實。模擬考的狀況漸入佳境,這時候1:1的時間分配沒再出問題了,大量的科普書、自然科辦公室窗邊一排幾乎是全新的精裝書,我的房間裡真的是書山,超過一半關於生物,關於夢想。台南一中的朋友邀我一起準備選拔營,第一次看到一中的實驗室我非常傻眼!生化和分生實驗書裡會出現的儀器用具一個都沒少,一整天下來我貢獻了我整理的動物學,然後練會了pipet和電泳,滿滿的感動和驚嘆!

  七天六夜選拔營來到了中山大學,現在回想起來仍是我高中三年最燦爛的記憶之一。上課,實驗考試,戶外植物辨認,下課大家一起圍住教授問問題,還有一群念生物的人才會懂的笑點,來自全國各地的高中生憑著一種對生物的熱愛來到選拔營,瘋狂的認真瘋狂的笑。IBO選拔營一個最奇妙的特色就是兩天晚上的「傳承之夜」,歷屆的國手學長姐回來與大家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學長姐們一字排開,不是台大生科就是台大醫學……很嚇人。記得有位學長說:如果踏上這場競賽之旅就像做一場夢,追夢,那這場夢有一天會醒……有人如願圓夢成為國手,但更多的人會夢醒,然後夢碎。但是在這場夢中,人人都應該放手好好的玩。從我開始接觸這個夢至今,八個半月……相信該是夢醒的時候了。最後一晚,近20人在房裡聊到快要清晨,很多人跟我一樣是面對指考的高三生,此刻離別在即,不捨都在臉上了……

  選拔營結束,兩個月全心全意的拚指考,這些競賽之路上認識的朋友們給了我很大的支持。最後的結果,所有的我們都如願拚上了想要的生科或醫學,學校老師可能會不太滿意的對我說:是成大而不是台大,放榜的當下似乎都過去了......我曾經也對台大執著而放棄學校推薦的第二階段面試,然而最後我還是考回來成大了,又是競賽害的嗎?如果沒有玩競賽、沒去選拔營或許我就能如願考上台大醫學嗎?也或許不是如此,我只能篤定的說:高三這段瘋狂的歲月,是我到目前的記憶裡頂燦爛的一段。

  指考之後的我做了很多事,像是為過去美麗回憶做個完美Ending似的,國手們的話深深印在我們腦海裡,使我們這群考完指考的準大學生沒有揮霍這個暑假,2010IBO選拔營的大家接下了歷屆生奧詳解寫作的棒子,繼《初探生奧》以及《再探生奧》之後第三本考古題解析已由我們合作撰寫完畢,目前已在整理校對中,相信不久之後就會出版或是在網路上自由流通。另一件就是我之前在學校競賽分享的時候宣傳的【四校聯合生化培訓營】,雖然嘉女的反應並不熱烈,但整個營隊很圓滿的結束了,我覺得嘉女學妹意願不高非常可惜…..這是號召了南一中、南女、嘉中、嘉女四個學校99級畢業生共同參與教學,希望藉由自身的經驗及知識分享帶動學弟妹們對於生物化學的興趣的活動。身為教學的我們都是經由競賽認識,一路走來培養出一種革命情感……或許這是我想說的,競賽影響我最深的部分吧!在準備的時候當然不會說比賽的目的是為了交朋友,但真正走完了這一遭,我卻發現這群朋友真的讓我的競賽之路,甚至是高中生活,精采了很多很多!

  走出嘉女,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時空──這是我在走完競賽之路重回升學考試時的感慨吧!高一二的我埋首課業,然而出了嘉女校門才知道自己多麼渺小!當然,翻閱嘉女歷年的紀錄,也有不少學姊進出各科選拔營、在學科能力競賽、科展、旺宏科學獎拿下佳績,但我想說的是一種氣氛、素養。嘉女畢竟是公立學校,我想學校有能力在創造學習科學的氣氛上多花一點心思!很多人都會說男生在學習數理方面比較吃香,但那並不是女校消極的藉口。記得一個南女的同學在學測就已申請上長庚醫學,從選拔營回去之後她很積極地辦演講、出書,無非也是想帶領更多學妹勇敢的追這場夢,她說過一段話:「我想要,給想飛的孩子多一點風,很微弱也好,帶他們飛更高、更遠。」IBO影響我們最深的信念是:分享與傳承。建中為什麼會被說是國手製造所?學校給他們很大力的支持,還有學長學弟制的傳承把競賽經驗和實驗知識技巧一屆屆的傳下去。我或許沒有能力或時間帶學妹,把我努力過的方式傳下去,但我希望可以藉由說出這些,有心想要拚競賽、在高中三年留下一段燦爛回憶的學妹們不要害怕壓力或不如人,青春就是熱血!畢竟很多突破都在壓力刺激下完成的,這趟旅程絕對值回票價。 

BY惠軒 2010.09.07

Comments

6 Responses to “競賽經驗分享 TO嘉女學妹”

  1. 沈柏
    2010年9月10日 上午9:57

    有這一番特別的經驗真好
    這樣反觀我好像沒有在高中做過什麼試
    這種菁英們競爭的場所我總是進到一半就退出了
    課業不甚佳的我認為捨下時間去拼成效不大
    也可能只是我不想冒險
    也是到最後再申請學校時發現物奧初選通過是一個很好的憑證
    到了三年級依然沒把握
    化奧如此,生奧亦同
    那我有什麼可以給學弟的呢?
    他們都很聰明
    大概只有微弱的大考準備與分析
    慚愧喏

  2. Hango
    2010年9月10日 晚上10:24

    有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感覺!

  3. 成旭
    2010年9月11日 晚上10:48

    我們都是在學科和考試中掙扎出來的
    那段時光真的是無比的燦爛
    雖然說有種蠟燭兩頭燒的感覺
    壓力真的很大
    一方面是對自己的實力 夢想的一種追求
    另一方面又是現實面的升學考試
    但是我們都走過來了
    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
    畢竟我們一起攜手走過這段璀璨的高中生活

  4. 匿名
    2012年7月10日 晚上9:58

    謝謝你~~很激勵我~~^^

  5. 匿名
    2013年6月18日 晚上10:01

    三年之後我找到妳的這篇文章...大受激勵!
    我是北一的,現在高一升高二。
    去年IBO初選太弱太天真,被幹掉了
    今年從能競開始從頭爬這天梯。初試過了,第九名...
    很困難,但生奧跟醫學是我的夢
    謝謝妳

  6. stargazing
    2018年5月2日 晚上11:08

    學姊好
    我是今年嘉女高三的學妹
    之前比地科能力競賽也是一路跌跌撞撞
    最後拿到全國三等獎
    去年在找考古資料的時候意外找到這篇文章
    對最後一段文章說的真的很同意
    現在我已經確定有學校讀了
    所以也開始著手要把自己的經歷和資源整理一下
    然後放在網路上

    謝謝學姊的文章
    讓我更有動力去拚競賽
    而且把這份熱情傳下去

    ps 我高一原本是實驗班的
    生物老師是啟秀
    可是後來發現我對生物真的不行
    就轉去二類
    然後世瑛很可愛XD

Leave a Reply